招商加盟咨询热线: 400-6263-889

军鉴日本二月军史探访游景点素描(二、三、四)

———— 发布时间:2024-07-17   编辑: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  阅读次数:————

  横滨如同中国的香港、上海一样,是在近代随着西洋文明的到来才正式作为一座城市诞生,并迅速崛起成为大都会。但有所不同的是,香港、上海虽然也曾遭受破坏性事件(最大规模当然要属日军入侵),总归没有彻底被毁灭。然而历史绝不算长的横滨却已经有数次几遭彻底毁灭的经历了,然而每次横滨都浴火重生,成为更加繁华的都市。

  前文已经提过庆应2年(1866)划归西洋人居住的横滨山下居留地发生过火灾。具体来说这场火灾发生于当年日本历10月20日,公历11月26日。早晨8点左右,在作为日本人居住区的广末町一家猪肉料理屋——铁五郎宅首先发生火灾。顺便说一句,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因宗教等因素影响,无论贵贱者都极少吃肉。明治天皇提倡全民吃牛肉以增强体质,进而产生寿喜锅(牛肉火锅)这样的日式料理当然是在明治维新以后。在幕末时代开放港口开设的肉食店,基本还是为外国人服务的,猪肉料理很可能是华人传输过去的。当然这种拼命用火的料理店是火灾多发的源头。所以这场火灾也就被称为“豚屋火事”。

  在此之前西洋人已经注意到横滨开港后建筑物大量涌现可能引发火灾。江户时代的日本大城市中已有比较完备的消防制度,不过开港前的横滨是个只有90多户人家的小渔村,当然不存在消防队。文久三年末(1864年1月)开始,外国人自主建立起“居留地消防队”,准备西式的消防车。据说1863年2月在外国人居住地柯尼芙拉商会已经发生过火灾,促成外国人的这个举措。按照西洋消防的惯例,发生火灾时要通过敲钟来警告周边居民。横滨开港之后,建立起日本近代第一个基督教教堂——横滨天主教堂。于是消防队与教堂神父慕尼克协商,决定利用天主教堂敲钟作为火灾警报。

  同时决定利用教堂敲钟表达火灾信号的具体方式。敲一下钟表示外国人居住地有火灾,敲两下钟表示日本人街有火灾,敲三下钟表示荷兰领事馆一带有火灾,敲四下钟表示元町方面有火灾。当然啦,教堂钟的本质工作不是用来报火灾。到点的时候报时(当时有家里有钟表的人家还是极少数)、礼拜日召集居民前来礼拜,都会敲钟,所以在并非这些时刻突然响起异常钟声,就肯定是火灾了。进入明治时代后,1871年居留地消防队设置了火灾观望台,负责张望的观察者在台上一旦看到火烟就会敲击一个专门的警告钟,这样就结束了横滨天主教堂敲钟报火灾的历史。

  再回到1866年的“豚屋火事”,这场火灾烧毁日本人街的三分之一,随后蔓延又将外国人居住地的四分之一烧毁。为了复兴受灾地区,并以此为契机建立起近代化都市,更有利于扩展与日本的贸易规模,英国、美国、法国、荷兰驻日领事共同向德川幕府提出协商要求,最终于1866年末签署“横滨居留地改造及竞马场墓地等约书”,史称“庆应约书”。

  规定为防止今后火灾蔓延扩大,需避免建造建筑物过分密集的街道。为此目的,需建造具有防火带功能的宽阔道路与公园地区。日本人居住区与外国人居住区以宽度120英尺(36.6米)的大道隔开,港崎游郭(游郭这地方......嘿嘿你们懂得)移至关外地区,原址上建立西洋式公园,也就是现在的横滨公园,从公园到海岸以南北走向道路贯通。

  这条日本首条西洋式大街,由英国设计师布兰顿负责设计,规划在两侧布设人行道和植树绿化带。这就是今天横滨主干道“日本大通”街了,横滨其他道路也进行修整,设置下水道和防波堤,将木材建筑替换为砖石建筑或至少是木骨贴石建筑。“豚屋火事”4年之后(1870年),这条南北贯通的西洋大街完成了,此时已经是推翻幕府后的明治3年。不过正式命名为“日本大通”是在明治8年(1875)。

  日本大通街初建成之时,中间的“车道”(当时的车是马车)宽12米,而左右两侧各有3米的人行道、9米的植树带,因此总宽度达到36米,如此大道实在是日本人闻所未闻的。横滨下一次遭遇更加毁灭性的大灾,是1923年9日1日的关东大地震,灾后日本大通街中间车道拓宽至22米(此时当然都是在跑汽车了),两侧人行道、植树带宽度减至9米。

  时间一直流逝到新世纪的2002年,日韩世界杯决赛在横滨国际综合竞技场举行,球迷都是走路通过大道前来的。因此日本大通街的车道又被缩小至9米。两侧人行道、植树带分别扩展至13.5米,这样日本大通街成为以步行游览为主的街道。2007年,日本大通街成为日本国“登录纪念物”。今日此街道两旁银杏繁茂(多为关东大地震后重建时栽种),露天咖啡馆等别致小店众多,来到横滨别忘了来此走一走,感悟百多年前横滨开港、重建之历史吧!

  昨天的文中提到横滨在幕末便因肉食店火灾惨遭“豚屋火事”,以及2002年在横滨举办的日韩世界杯决赛,于是今天我就和大家愉快滴继续探索横滨历史上那些好吃的东西如何诞生呀、以及好玩的体育活动如何引进呀这一类事。历史嘛文化嘛,饮食和娱乐是两大显性主题,到哪里都值得探访一番,更何况横滨是近代外国文化传入日本的窗口呢。

  日韩世界杯决赛于2002年6月30日在横滨港北区的横滨国际综合竞技场进行,从JR横滨线个,是日本第一庞大的户外多用途体育场馆。日本国家队于6月9日的小组赛中就在这里1比战胜了俄罗斯队,这是其世界杯历史上首次获得3分!最终决赛在巴西和德国之间进行,无可阻挡的“外星人”大罗纳尔多率队战胜德国队,洗刷1998年憾负法国队之耻,成为唯一五夺世界杯之国家队。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办虽然会新建主会场,但横滨综合竞技场仍将是重要的比赛场馆之一。

  在距离此体育馆不远处有一座神社名为师冈熊野神社,据传始建于神龟元年即公元724年,距今1300年以上的历史,是关东地方熊野信仰的总本山,也是横滨北部地区神道教的总镇守所在。关于熊野信仰简单说一下起源,据传日本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御驾东征,至熊野荒坂津登岸时,误杀平民百姓而遭天谴,全军因毒气动弹不得。幸亏雷神赐予韴灵剑,中毒士卒悉复苏醒。全军前往中洲时,在山中迷路,天照大神派遣八咫鸟做向导,引领全军脱离困境。于是战后便建立熊野神社以谢神佑,并以八咫鸟纹为神社社纹。

  神武天皇东征传说到了二战前便被军国主义所利用了。这是“支那事变从军”纪念章,象征天皇的菊纹下一只八咫鸟,不过要注意这里是两足的。正常八咫鸟是三足的。

  那么第一个从西洋人那里学习现代足球并努力将之在日本推广的日本人是谁呢?是1878年出生于和歌山县那智胜浦町的中村觉治助。他本人家里就是管理神社的神官家系,家乡最大的神社就是熊野那智神社,社纹当然也是八咫鸟纹。1903年他还未毕业时就翻译英国足球相关书籍并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在筑波大学)创立足球部,开创日本首支足球队,1904年毕业,1905年就被派遣到中国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任职,然而1906年便因病回国随后很快英年早逝。为了纪念中村,1931年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后辈们采用八咫鸟图案设计成为日本足球协会的会章。这样就形成传统,至今日本足球队每次去参加世界杯等重大比赛之前,必要前往熊野三山,参拜熊野神社以祈求胜利。2002年世界杯时同样如此,球迷们在前往横滨竞技场之前,都会前往师冈熊野神社先拜一拜。

  说了玩的足球,再来谈谈吃的吧!日本人跟西洋人学习吃牛肉,肯定是1959年横滨开港以后的事。此前1854年与美国佩里准将签署日美和亲条约的时候,便规定美国舰船停靠下田和箱馆两港时,日本方面需要提供补给品,包括船只用燃料也包括船员食物,而美国佬嘛,这食物当然是离不开肉的。但德川幕府的回答是“牛或马我们都是为了运载重荷而饲养的,这样帮助人类的动物不能用来食用”,断然予以拒绝。

  横滨开港之后,登陆的外国人只好先自己想办法找肉吃。他们的船上本来就是养鸡的,于是将鸡弄到陆地上继续养。然而想吃牛肉,到附近日本农家去尝试买牛,对方一听说是拿来吃的立即拒绝了,多少钱都不行。没办法,美国人只好从海外——大体上都是从中国吧——将肉用牛再运到日本去。然而随着居住地的人口激增,从海外购买也实在供不应求了。最后终于在近畿地区找到可以出售的和牛,于是在同样刚刚开港的神户港装船,运往横滨——这就是至今作为日本肉食牛的代表,神户牛的起源了。所以神户牛原产地不是神户,就如同日本人嘴里的“上海大闸蟹”不是产于上海一样。

  日本人看到外国人居住地中的洋人大吃特吃牛肉,开始有人心动觉得这是一门有前途的生意,但传统禁忌压力还是很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实在需要勇气。终于,横滨日本人街上一个名叫伊势熊的人,本来是开居酒屋的,于1862年决心要开创“牛锅屋”事业了。然而他的老婆坚决予以反对——有人说如果哥伦布有个正式的老婆恐怕就没法发现美洲了呀!原来如此——伊势他老婆的理由反正就是“吃了牛和马妖怪会找上门”“吃了牛肉头上会长角”“吃了肉的女人会难产”之类的。最后闹到一定要做这种缺德生意,那就离婚!

  伊势先生还挺喜欢老婆的,不想离婚,怎么办呢?于是把原本居酒屋的店面一分两半,老婆照常经营居酒屋生意,他自己开始经营牛锅,公私分开,专业专业。日本第一个“牛锅屋”建立,虽然一开始大家都观望,但架不住香气诱人,有人尝鲜之后很快生意爆满起来。到最后居酒屋那一半也变成牛锅屋啦,伊势夫妇如胶似漆啦......牛肉锅先在横滨普及,随后迅速扩散江户,到明治初年居然已经在滑稽剧本中出现“一天不吃牛锅浑身没劲”的人物。明治10年(1877),东京的牛锅屋达到550家以上!

  当时所称的“牛锅”,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寿喜锅开端。当时的做法是切除牛肉边角,和葱、味噌等一同煮。后来发展至将牛肉切成薄片,又加上各种蔬菜和豆腐等一同煮,捞出来吃之前先沾一点生鸡蛋,这基本就是至今寿喜锅的主流了。

  横滨市从海港稍微往内陆走一些的鹤见区,有一个小亭子里面树纪念碑,即为生麦事件纪念碑。对这起幕末时代突发、然后如多米诺骨牌一般整个改变日本历史走向的事件为何会在横滨这个地方发生,我们日本军史游活动当然要带大家实际体验一下。源头还是得从1859年横滨开港说起。

  横滨开港之初,实际各国船只前来停泊的是横滨湾内一个叫做“入海”的小湾,将这个小湾与外面太平洋分隔开来的是一条细长的沙洲,名为“州干岛”。在这个州干岛上几乎正中心的位置上,幕府设立有“运上所”,这实际是海关的前身。在其东面向着元町方向是外国人居住地,在其西面直到大冈川为止是日本人街。英国的麦席森商会是第一号商馆建筑,日本人称为“英一番馆”,美国的维尔霍尔是二号馆,被称为“亚米一”,以此类推。短短3年之后的1862年竟已达到110个编号,其中商馆有72座。

  昨天说过外国人登陆横滨之后到处想买食用牛而不可得。不过除了食以外,衣住行这其他方面日本生活可是没得说。首任美国驻日领事哈里斯的翻译兼秘书休斯肯先生在日记里这样叙述:“今天我买了一匹马......刚来到日本我就雇了个佣人,现在有了一匹马!啊,照这个调子下去,拥有自己的马车,去向天皇的女儿求婚应该也会实现的!......纽约啊!回想起那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要露宿街头,一身破衣服穿到发光,脚趾被冷风冻住的破靴子,全是洞的裤子,这些东西都跑哪去啦?看看休斯肯大人的今日!骑着马到处走!呀,简直厉害了,借马都不用,就是骑着自己的马啊!”

  当时海上航行还是充满风险的事,冒着风险来到大洋彼岸陌生世界做生意的人,很多以前生活境遇都不好,当他们登陆之后突然发现能够享受“奢靡生活”的时候,整个人飘飘然起来也就很正常了。1862年来到横滨的英国外交官欧内斯特萨德关于外国人居住地生活这样说:“钱实在是很多。总之看上去是很多的。每一个人都有养一到两匹马,频繁的开宴会,香槟打开的砰砰声不绝于耳。春秋两季举行赛马活动,有时甚至有纯正的赛马出场。周日愉快出行,沿着东海道骑马一直走到川崎去野餐,傍晚才回来,真是高兴。”

  阻挡了萨摩藩队伍的英国商人遭藩主岛津久光手下武士砍杀。不过作者大概觉得砍手无寸铁者并不光彩,在图中增添一个子虚乌有的骑马“英士官”,而英国商人却没有骑马。

  洋人们高兴归高兴,但他们却没去搞懂日本人完全没那么顺服,随便在路上骑着马挡住了大名的行进队伍就是要被砍的。生麦事件简单点讲就是洋人骑马出游然后莫名被砍的事。萨德所说的赛马活动最初也是在州干岛上举行的,后来洋人们就提出要搞一个真正的赛马场。受生麦事件的影响,幕府也希望尽量将洋人的散步和骑马活动限制在某个区域中进行,于是便许可这个要求。庆应元年(1865)首先建成约9000米长的游步道,边上的横滨赛马场于1867年,即德川幕府将要倒台之时,举办了日本第一次正式的赛马活动。

  这个横滨赛马场的地点就是现在横滨中区根岸台,因此也称根岸赛马场。洋人们搞了两个赛马俱乐部,分别叫做横滨赛马俱乐部和横滨联合俱乐部,1976年就开始闹分裂,直到1880年统一称为日本赛马俱乐部。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认可日本人加入会员。1888年开始发行“马券”(投注票),1905年开始明治天皇许可“Emperor Cup”作为赛马最高优胜荣誉,这就是延续至今的天皇杯前身。二十世纪上半夜也是日本赛马的黄金时代。

  1942年,随着太平洋战争形势的发展横滨赛马活动被停止,次年6月10日横滨赛马场被关闭,场地被卖给帝国海军使用。日本赛马会对此很不甘心,向军方提出寻找代替场所继续开展赛马活动。经过商讨在小田原铁路线的江之岛线附近找到一块地,打算建立起2400米周长的赛马道及相关设施,但随着战局恶化自然没了下文。战争结束后,原横滨赛马场作为旧军队设施被美军接管,日本赛马会三番五次要求返还,但美国人不理,将其当做高尔夫球场、停车场等使用。

  直到1973年,作为日本赛马会继承者的日本中央赛马会终于重新拥有了历史悠久的横滨赛马场原场地,然而年久失修,要重新恢复赛马场功能已经不可能。1977年这里成为横滨根岸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建有“马博物馆”。残存的“一等见马所”建筑上满布藤枝,诉说着往日奔腾岁月。

  军鉴工作室推出的日本军事历史文化探访之旅,有幸与日本史畅销作家樱雪丸先生深度合作!目前发团已经确定,因为是精品自助深入游,目前只剩下少量名额,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速度报名。

 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j9九游会首页入口-九游会官网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版权所有 网址:http://whrx999.com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环城西路

 Porwered by 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   闽ICP备202200813号">   技术支持